我們常說,“你當我是空氣呀!”來埋怨別人不重視自己。這里說的透明人,就是這個意思。空氣是透明的,當你是空氣,就是當你是透明人,當你不存在。
在一個群體,總有一些人被視為“透明”,活兒沒少干,但就是不在同事和領導的視野內,說的話不被重視,做的事不被肯定,就連同事生個孩子、周末聚個會,都故意不通知你。
有時候是因為處在中心的人太強勢,有時候是組織的向心力不強。但那些總是被忽略、被當做透明的一些人,也需要好好想想,為什么你會成為職場透明人?;蛟S并不是別人的原因,更主要在于你自己。
他好像一直就沒有開竅
孫偉明在辦公室的衛生主動打掃,同事缺個啥小物件他都會主動提供,有人需要代班他是第一人選。
就這么個人,卻總是容易被忽略。部門同事一起出去,他被落下了也沒人發現;有那么幾回開會,連他的名字都沒點到。
在新一批同事到來之前,孫偉明是整個部門里最小的,資歷也相應最淺。一開始,他都管同事叫老師,他們則叫他小孫。待了幾個月后,他也和其他同事一樣,老李、崔哥地叫,他們還是叫他小孫。
孫偉明所在的是公司的企劃部門,經常要開創意選題會。開會前,他會電話通知所有同事,給每個人擺上一杯茶。領導還沒有開口,他就把當天需要準備的材料送了進來。
會上,每個人都要先談談自己的一個策劃案,現場討論誰的更優,再逐一分工去完成。老李和崔哥談自己的想法都很隨意,但只要他們說出來,小孫都會附和一句,“這樣很好”,“這么做很對”。有時候領導會抬眼看他一下,想說什么又只好咽下去不說了。
輪到他講自己的創意,他也試著像前輩們那樣用講故事的形式說出來,可鋪墊太長,往往說到一半就被主任打斷,“后面呢?你直接說重點。”
工作快滿一年,部門進來幾個新同事。新同事缺了什么辦公用品,他就直接把自己的給他們,或者幫他們去領。
一次,另外一家公司承辦了他們部門的一個活動,他負責和對方接洽。沒想到,活動現場出了點事,需要人去協助,接到對方負責人的電話,他二話不說準備過去幫忙。新來的一個同事阻止了他,“他們拿了我們的錢,就應該提供優質的服務,你不應該去,這不是你的職責。”
事實證明,沒有他的幫助,活動仍然圓滿結束。
事后他才知道,因為在接洽的過程中,對方覺得他處處為他們考慮,所以一些本該他們考慮的細節,比如為與會代表準備茶水等,就都寄希望于他會準備,結果出了差錯。因為這些小事,孫偉明和對方的負責人都被各自的領導委婉地批評了。
孫偉明從來沒發現自己是個很能終結一個話題的人。有時候同事八卦某明星的隱私,他會很熱情地說出“如果有一個明星親戚應該也是很好的事情”這樣不著調的話來。
就算是討論業務,他的回答也往往跳出討論的中心。例如他們討論某產品被一個并不出名的排行榜排在第一名,有同事說:“太諷刺了,這樣沒有競爭力的排名也拿出來吹噓。”也有的說:“明眼人一看都知道有鬼。”有人覺得它也有可取之處。孫偉明的觀點是:“排行榜都是排名者為了炒作自己推出的。”頓時QQ群里一片死寂。
再遇到這種情況,他的話就直接被淹沒在不斷更新的口水里。
豆豆是孫偉明的新同事,因為他總是會借訂書機一類的東西給她,她有時候會刻意照顧他的情緒,幫他圓圓場。有一次單獨吃飯,她跟他說,盡量不要用降調的肯定語氣評價一個人或一件事,不然很難讓人接下話茬兒。
他不假思索地用他的降調音說:“你說的是對的。”隨后補充一句,“你的觀察還是很仔細的。”豆豆無話可說,只好埋頭吃飯。她從來沒覺得跟一個人吃飯是這么無味的事情。
豆豆后來跟崔哥閑談說起過孫偉明,崔哥說,我也跟他說過很多遍,在工作上要多用功,但他好像一直就沒有開竅,說話永遠抓不住重點,搞不清楚自己的工作定位,盡在一些不重要的地方使力。
老李覺得,小孫有自己獨特的一套思維體系,外人怎么開導也是沒用的,就像鳳姐永遠不會覺得自己不漂亮。最好的辦法就是,盡量少接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