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職生不就業族增多令人憂滿足于將來窩居在家有網可上、有飯可吃、有床可睡——有企業想進校招聘,卻被學校婉拒;再三動員畢業生參加招聘會,但仍有人要爽約。
近日在中華職業學校舉行的中職生與用人單位雙向洽談會上,這兩個“意外”頗耐人尋味。
有些企業太“精怪”
設在中華職校內的這個一年一度的畢業生就業洽談會,至今已經辦了七屆。最多時前來設攤的單位多達七八十家,一般來說幾乎每年都能維持在四五十家單位的規模。但是,今年的洽談會現場盡管場面熱鬧,但數下來卻只有二十來家單位。是真的受到了“就業危機”的波及,還是另有隱情存在?就在這時,更奇怪的一幕發生了,在招聘會開始后,總有一些企業扛著招工廣告牌要擠進會場,卻在校門口遭到了擋駕,有幾個活絡的招聘人員趁門衛稍不留神便閃了進去。
“今年我們對用工單位做了選擇。”中華職校校長唐威坦言,這完全是出于對畢業生的負責。現在有些企業在招聘時太“精怪”,很會利用“政策”,比如,知道學生還沒畢業,只能簽訂實習協議,于是一些企業就專打這個“時間差”,年復一年地只用“實習生”,對于這些將來沒有錄用正式員工誠意的企業,學校不得不將其從招聘單位名單中排除掉。當然,唐校長也頗為自信,由于實施了“一張文憑、多張證書”的培育模式,開設的專業也盡量與市場對接,因此,今年的應屆畢業生大多已名花有主,“像烹飪專業的畢業生,已基本被浦東金茂、新錦江等企業預訂掉了,有些低級別的賓館想到學校里來招人也招不到了。”
有些學生太“啃老”
在一下午的洽談會進程中,不少學生找到了滿意的去向,這說明中職生還是頗受社會歡迎的,但另一個問題又接踵而來。中華職校學生處主任王衛平說:“學生們并未悉數到場,除了一部分要考高職的,有些學生經老師再三動員,甚至把當下的職場情況、就業前景都給他們分析得清清楚楚,但仍有個別學生就是不肯來應聘。”平時既不好好學習,有了就業崗位也視而不見,對學校的就業推介總能找出理由說不。對于這樣的不愛學習、不參加應聘、不主動就業的“三不”學生,王老師說得很干脆,其實他們壓根就不想找工作,父母要么是寵著他們,要么是對他們無計可施,在這部分學生心中,未來就是“混日子”,只要窩居在家里有網絡可上、有口飯可吃、有張床可睡、有廁所可用,其他什么都可以不聞不問。一直從事畢業生就業工作的王老師憂心地說,這樣只會“啃老”的“不就業族”學生,這幾年有增多的趨勢,每年少則十來個人,多則二三十人,而且這種情況在各個中職校幾乎已經很普遍。